来源:本站原创 2013-10-31
《亮剑》是一部风靡大江南北的电视剧,我们之所以喜欢这部电视剧,不仅仅是因为剧情和演员,更多的是被这部电视剧展现的“亮剑”精神所征服。当前,全国上下发展现代农业的势头强劲,地区之间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加速度比拼以及农产品市场份额的争夺日趋激烈。要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立于不败,我们就必须要有“亮剑”精神,必须打造拿得出手、站得住脚、叫得响名的农产品,而品牌恰恰就是赢取这场战争的军魂。近年来,余姚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着力做好品牌农业发展文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下面,我通过问剑、铸剑、亮剑三个层面展开我今天的发言。
一、问剑
要亮剑,必须先要问剑,知道剑在何方。发展品牌农业,首先要摸清家底,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余姚地处沿海,位于浙江省东部,长三角南翼,和上海、杭州、宁波等地同属“2
小时经济圈”。余姚历史悠久,物产丰饶,早在7000
年前就创造了誉为世界文化瑰宝的“河姆渡文化”。境内有杨梅、榨菜、茶叶等多种优质农产品。全市年均种植粮食近50 万亩,年产20
万吨以上;种植榨菜等蔬菜33 万亩,鲜菜年销售额达10 亿元以上;种植杨梅等水果15 万亩,鲜果销售额近5 亿元;年均水产养殖面积8.3
万亩,年产值超过10 亿元;种植茶叶6.3 万亩,年收益超过7 亿元;种植红枫、樱花4.1万亩,年销售额达4.5
亿。近年来,全市以连片发展、规模发展为目标,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目前,全市已形成加工型蔬菜、水产、畜禽、红枫、茭白、竹笋、茶叶、杨梅、蜜梨、葡萄等十大万亩以上特色农产品基地。其中,余姚优质种鸡、临山名优葡萄、马渚稻米、丈亭杨梅、大岚高山云雾茶、泗门优质高效加工型蔬菜等15
个基地被列为宁波市农业产业基地。这些优质农产品和基地,为我市“亮剑”品牌农业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二、铸剑
亮剑必须有好剑,我市在铸造农业品牌之剑过程中,主要在四个方面下工夫:
一是鼓励经营主体创建品牌。近年来,我市科学制定产业导向,积极培育和发展与主导产业关联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农业龙头企业达110
家,2012 年实现销售额122.4 亿元,资产总额65.9 亿元,带动农户42.8 万户。同时,通过“品牌+ 合作社+ 订单+
农户”模式,将基地、合作社、企业紧密联结,延长品牌产业链条。目前,全市有53 家合作社创建了品牌(其中注册商标43 个),85
家合作社建立了生产基地,30 家合作社申报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2012 年,全市152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经营服务总收入8.23
亿元,经营和联结基地面积超过49
万亩。如余姚榨菜品牌,我市通过举办中国(余姚)榨菜文化节、聘请著名演员唐国强作为形象代言人、参加香港美食节和北京展销周等措施,同时加大榨菜行业整合力度,培育扶持榨菜农业龙头企业,先后创建了中国名牌2
个、中国驰名商标16 件,“余姚榨菜”商标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的企业分别给予100
万元的奖励。2012年,余姚榨菜以57.44 亿元的品牌价值列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5 位,品牌农业的区域效应得到充分体现。
二是依托科技文化优化品牌。近年来,我市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积极依靠科技争创名优品牌。2013中国国际品牌农业发展大会
交流材料汇编一方面,深化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主动对接农业高新科技项目成果,目前全市有50 多家企业和合作社与中科院、浙大、省农科院等40
余个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成立茶叶研究所、葡萄研究所、茭白研究中心等39
家民营科研机构。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企业“引脑、借脑”,开发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培育名特优新品种,引进精深加工新技术,提高品牌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活力。如余姚茶叶品牌,充分挖掘《茶经》中有关余姚“瀑布仙茗”茶叶的记载和文化内涵,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合作举办“中国绿茶探源暨余姚瀑布仙茗研讨会”、“中国茶文化之乡授牌仪式暨瀑布仙茗河姆渡论坛”等活动,获得了“中国茶文化之乡”的称号。同时,积极运用茶叶生产方面的科技创新,通过“双商标”管理模式,成功整合了全市20多个茶叶品牌,打造出绿、黄、白“三色”瀑布仙茗,培育出“黄金芽”、“郁金香”等茶叶新品种,使千古名茶重新焕发出产业活力,面积占宁波全市四分之一的余姚茶园创造了约全宁波50%
的产值,余姚“瀑布仙茗”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并实现6.3 亿元的品牌价值。
三是运用生态理念提升品牌。近年来,我市以市场为导向,把绿色生态理念贯穿品牌农业发展的始终,大力发展“绿色、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品牌农产品。全市已有134
个基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45 个农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0
个农产品通过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市投资500
万元建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构建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乡镇服务站为主体的多层次、多方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在此基础上,我市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以规范化发展促品牌提升。分别制定榨菜、茭白、中华鳖、红枫、茶叶、杨梅、容器育苗等20
个农业地方标准,31 个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和20
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模式图,涵盖了全市主要农产品、各类主导产业和所有农业加工行业,其中余姚杨梅还成为国家级标准。目前全市已形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标准体系,生态、安全理念为我市品牌农业“亮剑”赢得了主动。
四是搭建营销平台拓展品牌。近年来,我市积极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会,通过高层次展销平台,将余姚特色农业产业优势打造成品牌优势和竞争优势。2012
年,我市组织企业参加美国夏季优质食品展、德国科隆国际食品展、韩国晋州农业博览会、省农博会、香港美食节、宁波国际食品博览会等19
次国内外展会,参展企业141 家次,签订供货合同7
亿元。同时,积极搭建营销平台,通过举办中国·余姚河姆渡“农博会”等农产品会展活动,利用余姚“杨梅节”、“葡萄节”、“甲鱼文化节”等农事节庆活动,大力宣传优秀农产品品牌,挖掘品牌内涵,拓展品牌市场,提高品牌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此基础上,利用自然资源和乡村风光,大力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等新型业态,引导农庄注重打造品牌,办出特色,
做强做大, 吸引各类消费群体,实现品牌农业与休闲农业之间的良性循环。目前,全市有省级休闲观光示范园2 个,省级农家乐示范点4
个,省级农家乐特色村4 个,宁波级农家乐特色村8 个。
三、亮剑
通过实施农业品牌战略,近年来,我市培育了一大批知名度较高、市场份额较大的农业品牌,品牌农业“亮剑”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宁波市级以上知名商标、名牌农产品、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等179
件,其中中国名牌2 个、中国驰名商标26 件、中国名牌农产品1 个、浙江省名牌18 个、浙江省著名商标25 件、浙江省名牌农产品8
个、国家级地理标志7 件、国家级集体证明商标3
件,并涌现出“瀑布仙茗”、“舜水蜜梨”、“国泰”、“备得福”榨菜等名牌农产品,我市也相继被授予中国杨梅之乡、中国榨菜之乡、中国茭白之乡、中国早熟蜜梨之乡、中国红枫之乡、中国高山云雾茶之乡、中国年糕之乡、中国生态甲鱼之乡、中国葡萄之乡等称号。这些农业品牌,为我市赢得现代农业发展的竞争空间、市场空间,促进我市农业经济的规模发展、良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80.55
亿元,而品牌农业收入就占到全市农业收入的80%,品牌农业在我市整个第一产业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及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今天的这次大会,为我们共同寻找农业品牌发展进程中的新机会与新助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我们将以这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挖掘我市农业产业优势,深化农业品牌化建设,化产业优势为品牌优势、化品牌优势为竞争优势和市场优势,让品牌农业的“亮剑”行动势头更猛、效益更好!
返 回